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良渚文化玉器精品欣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3-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上海西部和江苏南部等太湖周边地区,其繁荣程度处于中国同时期史前文化的巅峰。

  良渚文化玉器以最具原创性的玉琮、玉璧、玉钺、玉梳背和玉锥形器为代表,它们充满了礼玉色彩,既是原始教的器具,又是区别身份等级的标志。它们所凝缩的礼制文化,长期得以传承延续,并且浸入到了夏商周青铜文化的脊髓,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元素。

  良渚文化玉器具有独特的装饰纹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兽面纹,其次是鸟纹。或繁或简的兽面纹,吸引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张光直先生曾对这一纹样做出过精彩的阐释,代表巫的形象,兽则是巫的脚力,巫借助兽实现人与神的沟通。鸟纹或为单体的形象,或为鸟立坛柱式,单体的鸟纹多与兽面纹相随,而鸟立坛柱式刻符更可能具有象形文字的效果,诉说着良渚人某种神秘的教。

  良渚文化玉器既是以玉制作的器物,又承载着良渚人的与追求,是体现史前时期的物质成就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体。欣赏这些玉器,我们不仅会感叹于它们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纹饰,也会于它们蕴含的力量。

  玉质白色。宽扁环状,内壁平直,外壁琢同向龙首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玉质白中泛黄。长圆柱形,钻孔不规整,器表浅浮雕加阴线刻琢龙首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玉质白色。柄端略呈梯形,椭圆形穿孔,阴线刻神兽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玉质呈南瓜黄。矮柱状,内圆外略方,中孔较大。四个转角为中轴线对称琢刻简化兽图文,以隐起的两道凸棱象征的羽冠,浅浮雕加阴刻线示兽面。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琮”是中国古代典籍里时常提到的一种玉礼器,但形制一直不明。光绪十五年,吴大 在《古玉图考》中首次图文并茂地把内圆外方的玉器定名为琮。

  良渚文化的玉琮,无一例外地琢刻着神徽图像,是良渚文化的祭祀重器,还象征着拥有者的尊贵身份。在良渚文化由早而晚的发展过程中,玉琮在不断追求高大而忽略着装饰的细节。

  玉质青灰色,带大量白色细纹,并夹杂黑、白、黄褐色斑。扁薄圆形,对钻圆孔,孔壁留错位台痕和细旋纹,中厚边薄,近缘有两处切割痕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采集。

  《尔雅•释器》中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在实际的出土文物中扁平圆孔玉器确有璧、瑗、环的划分,但孔径之大小并不像文献中说的那么规整。

  良渚文化的玉璧直径大于10厘米,孔径不及直径的一半,受沁后不呈“鸡骨白”是良渚文化玉器在用材方面的最大特点。

  良渚文化的玉璧与神密切相关。在由早期向晚期的发展中,表现出求大于精的趋向,暗示其地位日渐重要。

  玉钺是石钺的玉礼化。在良渚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玉钺走着一条与玉琮相近的道,即越到晚期尺寸越大、做工越简。

  玉钺是军事指挥权的象征。那些在柄部上下装嵌精美端饰的玉钺,已演变为王者手中的权杖。

  玉质南瓜黄,沁蚀。下端略厚,正面略弧凸,背面平整。中叉有上下贯穿的对钻孔。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反山遗址。

  玉三叉形器因器物上端有并列三叉而得名,中间的一叉有上下贯通的穿孔,是插嵌于某物之上的玉件。它仅见于高等级男性贵族墓葬,而且恒定地出现在头部,曾是一种身份的重要礼器。

  玉质白黄相杂。平面倒梯形,上端中部切刻宝盖头,下端为凸榫,等距离对钻四个小孔,器身正面雕琢兽面纹,背面光素。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反山遗址。

  玉梳背曾被称为冠状饰,当周家浜遗址中一件镶嵌着冠状饰的完整象牙梳出土时,人们才换然大悟,原来这种器物是梳子背。上古时代的人们就有头上插梳之俗。

  玉梳背主要在高等级贵族的身旁,这种现象证明它具有尊贵的礼器功能,同时,作为一种饰物,也实实在在装点着贵族的生活。

  玉质绿中微泛黄,表面大部分受沁。上端中部凸起,下端有用于插嵌的扁榫。一面略外凸,光素无纹。另一面微内凹面,阴线刻兽面纹和简化的飞鸟图案。兽面下方有一椭圆形镂孔和一道卷云纹装饰带。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玉质黄褐色。圆柱形,下宽上窄,上端有一榫头,榫头下部阴刻一周弦纹,外壁底部有弧线切割痕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汇观山。

  玉质斑驳。尖喙短尾,两翼外张,作振翅奋飞状。双目重圈,双眼略凸起。背面钻一对横向的隧孔。这件小玉鸟,并非对鸟的单独模仿,而是与巫觋沟地的助手之一。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反山遗址。

  玉质黄褐色。头颈前伸,四爪短小,作爬行状,背上有纵向脊线。腹部平整,有一对横向的隧孔。这件形体小巧的玉龟,当初却是帮助巫觋沟地的助灵器。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反山遗址。

  玉质白色,光泽感好。横截面呈圆形,一端锥尖,另一端有短榫,榫上钻孔,器表光素。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反山遗址。

  锥形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很特殊的一类,在某种程度上它与玉管、玉珠一样是最普及化的一类,但他的使用仍有很明显的等级烙印,体现着地位与身份的差异。

  成组集束状锥形器和琢纹锥形器大多伴随葬在少数长眠的贵族身旁,也有的时候,锥形器零零散散地环绕在他们周围。

  玉质牙黄。方柱体,一端锥尖,另一端圆钝,呈圆柄状,对钻一小圆孔。方柱体下半段琢刻简化的兽面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玉质南瓜黄。略呈长方体,表面略有凹弧,底面平直。一端钻圆孔,另一端琢成弯钩,圆孔及弯钩内均打磨光亮。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器形平面如倒置三角形,底角圆钝呈弧形,器体扁薄。全器以透雕和阴线刻技法琢出神兽图纹。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

  玉呈灰白色,矮圆筒形,镯身略宽,一侧稍窄,外壁稍内凹,内壁略弧凸,器表平素光洁。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南山。

  玉质牙白色。环而有缺,中间有一对钻圆孔,孔内有一圈台痕,缺口相对的一边钻一小穿孔。

  略呈圆柱体。一端有凸榫,对钻成小孔,另一端圆尖,器表浅浮雕加阴线雕琢出纹饰。出土于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