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40年“同题作文”赛文化大省江苏为何出了这些书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2-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江苏如何让这四十年“跃然纸上”?

  12月9日下午,凤凰传媒出版集团以及其旗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一批纪念40周年的主题读物。

  会上,《试点:的中国经验》、《在1984》、《我们深圳四十年》等十余种图书集体亮相。迟福林、胡福明多名创作者代表,同时也是标志性人物,或亲自到场,或委托他人代为出席。

  澎湃新闻()记者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徐海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出版社中,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纪念四十年的图书同期出版。

  “除了图书的数量多、作者的层次高这些特点外,这套书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徐海说,如有关于的决策者的,比如《在1984》;有思想引领亲历者的史的,比如胡福明的《我的学术小传》;还有反映江苏40年来取得成就的,等等。

  这些年,写的著作并不少见。那么,在庆祝四十周年这个节点,如何在“站得高”的同时,也能展现出独特的视角?

  徐海拿起了面前的《在1984》举例。这本书的作者是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田,他长期从事中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

  田写过《的历程》、《生平全记录》等等,对同志的生平、思想等有着全方位的熟练认知。

  徐海告诉澎湃新闻,田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老作者”,长期在该出版社出书。那么,这位“金牌作者”如何写出新意?

  于是,他们定下了“1984”这个年份,且一拍即合。在徐海看来,198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就是中华人民国成立35周年,也是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年。那一年,中国的之船,已行驶了五年。该如何总结之前的经验,同时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走,很是重要。

  田以1984年这个特殊年份为切入口,描述了在这一年前后支持农村、肯定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全面经济体制的历史;生动叙述了是如何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将其用来解决问题的,等等。

  与之类似的,还有人民日办公厅主任郑剑等人集体撰写的《试点:的中国经验》这本书。徐海向澎湃新闻讲述了这本书的创意产生的背景。2017年5月23日,习总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

  会上,习总深刻阐述了试点在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试点是重要任务,更是重要方法”,“试点目的是探索的实现径和实现形式,为面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我正在去的高铁上。当时准备去参加国家出版基金的一个评审会。”徐海回忆说,中央深改组会议上“抓好试点对全局意义重大”等论断对他触动很深,能够围绕“试点与”这个主题写一部书呢?

  忙完公务之后,徐海并没有回南京,而是在背景直接去找了一位他之前熟悉的理论研究者,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作者——时任海外版副总编辑郑剑。

  徐海向郑剑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于是,郑剑随即召集了一帮得力作者,创作了这部《试点:的中国经验》。

  这本书系统梳理了陕甘宁边区建设时期以来我国在党领导下开展试点的实践情况,提炼其对国家建设发展的规律性经验,以及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全书既有现象层面的案例梳理、经验做法,也有认识层面对规律的提炼。

  “中国的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一步步去试。这种方法和径,与俄罗斯以及国家的都是迥异的。”在徐海看来,试点的经验很重要也很值得总结,但国内之前并没有太多系统化谈试点的著作。

  作为江苏出版界的“翘楚”,江苏人民出版社向来以重大主题出版、学术出版等为“重点阵地”之一,颇具厚重感。

  “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思想家,但自己不是思想家。”徐海认为,出版人固然不会成为思想家,但要成为思考者,也就是“思考思想家”。徐海表示,只有思考,才能和思想家进行对话。

  《我们深圳四十年》的作者斯培森,他之前的成名作《金城往事》,正是被江苏人民出版社“慧眼”识中并出版的。

  《金城往事》写的是中日金融战。“很多人谈到日军侵华,往往只看到日本当年的武力侵华,而不知道实际上日本在经济上、贸易上甚至意识形态上是全面侵华的。”徐海说。

  当时,斯培森的名气尚不太大。但徐海觉得,斯培森对金融领域很熟悉,文笔也好。因此,出版社在接到斯的手稿后,徐海当即判断,这是本好的题材。

  《金城往事》出版后,成为了国内少有的、研究日本金融侵华的战争题材的书籍,而斯培森也“一战成名”。

  这次的《我们深圳四十年》,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基于对斯培森了解的基础上,交由其完成的著作。

  斯培森的祖父斯继唐是金融家、上世纪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父亲斯英琦是深圳市作协副,也是《汉语大词典》当时最年轻的编纂者之一。在5岁时,斯培森随父亲“移居”深圳,从小学到大学,从银行、券商到党政机关,斯培森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深圳度过。

  《我们深圳四十年》以斯培森个人的小视角来讲述深圳四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作者采用编年体的方式,通过国事、家事、深圳事主线,勾勒了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径选择,详尽介绍了主要领域的肇因、瓶颈和阶段任务,记载了深圳建设史的每一个重要步骤,生动描绘了自身家庭的变迁及身边人物的悲欢离合。

  徐海向澎湃新闻表示,这可能是唯一一本从深圳市民的视角来写40年的书。在他看来,在深圳长大、对经济和金融领域驾轻就熟、文笔和思很好的斯培森,恰好可以胜任这样的作者角色。

  “我们会关注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图书,我们也会回应时代的需求。而这个判断,就需要出版人自身的努力。”徐海说。

  据其介绍,江苏人民出版社会定期对国家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同时对相关领域的作者进行。最后,用“最合适的作者”写最适合的思想,并且要提前谋划,给作者足够长的写作时间。

  因此,庆祝40周年这套系列主题图书的集中出版发行,并非心血来潮的“应景之作”,而是经过了数年的策划和推动。

  澎湃新闻注意到,本次发布的系列图书中,其中有好几部都是集中展现江苏发展的,比如江苏省党史办编著的《江苏实录》、《中国全景录(江苏卷)》、《江苏国企之四十年四十企》,以及江苏泗洪本土作家许卫国所著《春到上塘》等。

  徐海说,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基于信任相互熟悉、长期合作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