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从陶渊明看文化赋予人的风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1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600年前的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田园诗人,陆续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官。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即日解印绶职。”从此过着种菊、耕作、吟诗的田园生活。

  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概括得十分经典:根植于内心的;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其实,这也就是文化人的风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鲁迅先生说:“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一面。”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更为风趣,“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确如诸公其言,文化风骨致使陶渊明千古于众不同,他的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给人们在自然与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他种田很糟糕,草比禾苗还要高,他还能怡然自乐的说“草盛豆苗稀”;他爱菊,夏盛之后百花凋零,唯独此花在秋风笑迎寒冬,菊花的坚韧和文化风骨里的淘渊明一见便情投意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