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产业  彩票

内地娱乐新闻台湾播放(台湾看大陆影视综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内地娱乐新闻台湾播放(台湾看大陆影视综艺)

 

4月15日深夜,周杰伦突然在社交平台发文:

工作结束有点累,但今天很值得,请期待周游记,吓疯大家。

当粉丝兴奋周董终于要出新歌之际,得知周游记原来是一个综艺节目,白白空欢喜一场。

不少人在下边留言,追问周杰伦为什么还不出新专辑?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疫情当下,全球演唱会无法展开。

如果没有演唱会助力,出新专辑很难赚钱,即便这个人是顶流周杰伦也不行。

看到这个情况,鲨鱼突然想起另一个问题:现在的台湾娱乐圈,除了周杰伦等少数几人外,好像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艺人了。

遥望当年,台湾娱乐圈是多么的辉煌。

电视剧有《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一剪梅》、《流星花园》。

歌手有罗大佑、齐秦、邓丽君、张惠妹、周杰伦、蔡琴、张雨生。

演员有王祖贤、林青霞、任贤齐、舒淇、贺军翔。

综艺有《康熙来了》、《我猜》、《超级星期天》、《非常男女》。

不管你是70、80还是90后,脑海中肯定有着关于台湾娱乐圈的回忆。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台湾娱乐圈不再有现象级的影视作品,还有点名气的都开始往内地跑,至于那些没名气的18线演员,要不干脆转行,要不只能上综艺节目露肉博眼球。

一切现象都在向外界透露,台湾娱乐圈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曾经他们看不上的内地娱乐圈,却已是后来居上,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庞然大物。

台湾娱乐圈为何会落寞至此?

今天我们花点时间,从电视剧、电影、综艺、歌手四个方向切入,结合经济大环境,找出台湾娱乐圈被困住的原因。

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劳烦您给个面子耐心看完。

01电视剧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行业是香港TVB的天下。

《大侠霍元甲》和《上海滩》为港剧打下了夯实基础,现象级作品一个接着一个。

同一时间段的台剧,还在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一部电视剧能播几年,因此也被称为乡土剧

代表性作品有《再见阿郎》、《天下父母心》、《意难忘》等。

直到柴智屏的出现,才撬开了台湾偶像剧的大门

从80年代开始,柴智屏就一直担任《钻石舞台》的剧本写作和执行制作,也是综艺节目《超级星期天》的制作人。

多年的综艺制作经历,让她非常了解年轻观众的胃口。

她的剧本写得简单又细腻,同时大胆启动新人,而这些新人全是俊男靓女。

2000年,台湾的第一部偶像剧《麻辣鲜师》播出,虽然翻拍自经典日剧《麻辣教师GTO

》,但播出后反响一般,也遭到了同行和大众的质疑。

然而这部剧有着一个巨大的贡献,让潘玮柏、罗志祥、安以轩、蓝正龙等一众新人,成功进入了娱乐圈。

一群俊男靓女的加入,给台湾娱乐圈注入了无限活力。

柴智屏本人,也并未因《麻辣鲜师》的失败意志消沉。

第二年再次亲自操刀,拍摄了改编自日本漫画的《流星花园》。

《流星花园》的播出,引发了现象级的观剧热潮,在台湾省本土,创下了6.43%的最高收视率。

这部剧的成功,让柴智屏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也得以自立门户,创办可米瑞智。

剧中的4位男孩言承旭、周渝民、吴建豪、朱孝天成了大火的F4,接着电视剧的热度,在亚洲范围内开了19场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处座无虚席。

2003年的美国《福布斯》权力榜,F4是首位入榜的华裔艺人。

且这部剧被日本、韩国、内地、美国先后翻拍,除了美国版本外,每一版本都收获不少流量。

《流星花园》的大火,让资本看到了偶像剧的潜力。

半年后,又一现象级作品《薰衣草》播出。

许绍洋和陈怡蓉的虐恋,不知道让多少人落泪。

当年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装薰衣草的瓶子。

在这部剧扮演小配角的陈乔恩,在几年后和明道合拍了《王子变青蛙》。

以7.09%的收视率,打败《流星花园》成为新的收视冠军。

也是在这一年,郑元畅和林依晨主演的《恶作剧之吻》,同样火遍了两岸。

特别是郑元畅扮演的江直树,直到现在仍是很多人心中的完美男主。

《王子变青蛙》之后,陈乔恩的演艺事业迎来。

2008年和阮经天合作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再次刷新自己创造的收视记录,以10.91%的收视率拿下冠军。

这个记录保持了十几年,直到如今都未被打破。

后来的《海豚湾恋人》、《公主小妹》、《篮球火》等同样优秀。

这些剧的剧情简单且类似,男主是高富帅,女主是灰姑娘,经历了喜怒哀乐后,最终修成正果。

偶像剧的爆发,让台湾娱乐圈进入了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可观众是会有审美疲劳的。

偶像剧能够大火,一是演员养眼,二是新鲜感。

可纵观台湾偶像剧,虽然每部剧男主都换人,可灰姑娘永远是陈乔恩、大S、林依晨、王心凌、张韶涵、杨晨琳6人之一。

制作越来越精良,可终究是换汤不换药。

他们也尝试过转换题材,比如美食偶像剧《爱的面包魂》、《翻滚吧蛋炒饭》。

也有运动偶像剧《篮球火》、《斗牛要不要》。

赛车类偶像剧《爱神奔驰》、《极速传说》。

等等......

基本各行各业都拍过,总有一款白马王子是你中意的。

但除了少数几部收视率说得过去外,大部分都未掀起多大波澜。

危机感在不断袭来,直到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的播出,再次让台湾偶像剧重回巅峰。

不同于以往白马王子灰姑娘的套路,这部剧男女主都是30+的都市青年,更加成熟、有深度的感情观,让人眼前一亮。

再加上陈柏霖和林依晨的精湛演技,才打造出了新的爆款。

《我可能不会爱你》也成了台湾偶像剧的转折点。

当所有人认为,台湾偶像剧会重回巅峰时,没想只是回光返照。

2011年之后,印象中没有哪部台湾偶像剧特别火,曾经那些偶像剧中男女主,也一个个开始另谋出路。

林依晨去了英国留学。

大S嫁给了汪小菲。

杨丞琳和李荣浩谈起了恋爱。

陈乔恩来到内地发展。

张韶涵重心放到了歌唱事业上。

王心凌绯闻缠身无心工作。

六大女主演的离场,对外宣告了台湾偶像剧的落寞。

反观内地电视剧行业,和台湾的情况刚好反了过来。

台湾偶像剧大火的那几年,内地也尝试拍过偶像剧。

模仿《流行花园》拍摄的《红苹果乐园》,五位男主号称A5,直接对标F4。

还有《星梦缘》中的男主许俊基,靠着这两年的表情包又火了一把。

这些偶像剧当时播出后,收视率确实可以,但看剧中男女主的造型,和台湾偶像剧还是有差距的。

反倒是11年之后,古装剧《步步惊心》和《宫》的热播,让刘诗诗、杨幂等人走红。

《古剑奇谭》又成就了李易峰和陈伟霆。

刚好那几年,鹿晗、吴亦凡等顶流从韩国归来,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吸引了更多资本进场。

如今内地电视剧动不动几个亿的投资,对于台湾娱乐圈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这也是为何台湾艺人都选择将工作重心放到了内地。

拍一部戏的片酬,顶得上在台湾干几年,换谁都是这样的选择。

陈乔恩来到内地后,靠《东方不败》成功翻红,手上的片约不断。

赵又廷搭档杨幂合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网总播放量超过400亿。

如果把这些数据,和现在的台湾娱乐圈放到一起,完全是不匹配的。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惊讶,可以说在预料之中。

以前内娱发展缓慢,是因为我们的主调一直围绕着红色。

可如今内地经济发展迅速,与国际化接轨后,各种题材的电视剧百花齐放。

以我们强大的历史底蕴,足以支撑文化产业的持续进步,而这些刚好是台湾电视剧的硬伤。

特别是18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鼓励内地、台湾在影视剧上加强合作。

此举,或许可以帮助台湾电视剧重回巅峰。

但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内娱,将会是永远的大哥。

02综艺

2007年,台综《超级星光大道》的播出,捧红了杨宗纬、林宥嘉、萧敬腾三名有实力的歌手。

按理说,台综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可没想,《超级星光大道》后,台综再也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新综艺。

2016年,随着蔡康永的出走,王牌节目《康熙来了》宣布停播,距今已过去了6年。

这6年内,没有任何一档节目,能像《康熙来了》一样,与内地王牌综艺节目一较高下。

为何台综会落寞至此?

鲨鱼总结了四个原因。

一、内卷严重

台综有一个特点:喜欢花300块钱,干500块的事。

台湾制作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算钱。

大到明星出场费,小到工作人员工资,能少一点是一点。

《康熙来了》的制作人詹仁雄曾曝光过这样一段对话。

员工:老板,我想搞个新综艺。

老板:需要几台摄像机?

员工:14台。

老板:摄影师的工资谁来付款?

员工:......

本来那边的老板就有点抠搜搜的意思,类似于西方资本的嘴脸。

再加上后来《康熙来了》的大火,开启了台综之间的内卷

很多同行都在大骂康熙,破坏了台湾综艺的生态平衡

康熙这种棚制录制,不需要外景,也不用搭设舞台。

只需几张椅子,几台摄像机,只要主持人有话说,节目就能一直录下去。

《海角七号》一段唯美的爱情、很多台湾笑话,让人记住了那首《各自远洋》、、、

偏偏康熙的收视率一直都不错,这对其他节目来说,就是一种压力。

慢慢地,其他节目也开始以康熙的制作费为标准。

《康熙来了》一期的制作费用大概是多少呢?

据悉,平均每期节目的制作费用是50亿新台币,约合10万人民币。

《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年8.6库布里克讽刺冷战的黑色幽默经典,“未来三部曲”的首部,对一个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中国观众而言,此片未必会得到这样的高分。

14位摄影师,一人拿一万新台币。

像蔡康永、小S这种能说会道的主持人,每期能拿走25万新台币。

邀请的嘉宾,费用一般在1万至2万新台币之间,大多都是友情价。

如果是来做宣传的,或者是新人,统一1350新台币演出费。

所以说,如果你是个18线,上一期康熙的片酬,还不如在厂里打工来得实在。

抵扣掉造型方面的花费,18线上康熙可能还要倒贴。

不过为了名气,上节目的人大有人在,等积攒了点名气,再从其他地方捞金。

这也是为何近些年内地综艺节目中,多了很多台湾艺人。

即便是前段时间被查封的麻豆传媒,也是台湾的公司,女演员大多都是台湾艺人。

对比内地综艺动不动上千万的片酬,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以罗志祥《极限挑战》2400万片酬为例,如果他不来内地发展,在台湾得录多少起节目。

台湾综艺之所以投资少,也因为赚的少。

广电法严格控制广告时间,除了规定的广告时间外,其他时间禁止植入任何形式的广告。

以前只有几家电视台的时候,每家大概能分到50、60亿新台币左右。

现在一家电视台能分几亿新台币,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且这几亿新台币,是所有领域的总和,其中电视剧占大头,综艺最多排第二。

本来就赚不到钱,内卷还非常严重,落寞在意料之中。

二、新创意不足

台综火了20年,能想到的点子都用了,还在播出的节目,也大多是在炒冷饭。

当初蔡康永和小S决定离开康熙时,一众高层直接傻眼。

节目的收视率还算可以,不明白为何会做出这个决定。

老板亲自打来电话,询问二人请辞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蔡康永只回答了一句话:

当一个节目做到重复性时,就表示该要收了。

如果是爱看综艺的朋友们,对这句话应该深有体会。

不管是内地《快乐大本营》,还是韩国《无限挑战》,这两个曾经最火的节目,在收视率还算可以的时候,突然宣布停止录制。

原因无他,节目做的时间太长了,实在是玩不出新花样了。

《康熙来了》的大火,带出了一大批同类型访谈类节目,最多时有30多档。

要知道台湾的电视台有100多个频道,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也有很多。

可台湾总人口也就2千多万,当商品太多的时候,顾客也就失去了新鲜感。

最终的结果就是,批量生产,批量灭亡。

康熙播出的12年,一直在想尽办法增加新鲜感。

康熙是日播节目,刚开始时每期都要请一位嘉宾,一年下来请了300多位明星。

台湾艺人总共就那么多,人都请完了,后边的节目要怎么录制呢?

只能增加嘉宾的数量,先是增加到2-3人,后又增加到4人,再到最后的一批嘉宾。

解决了嘉宾问题后,在内容方面又推出了康熙调查局、女星素颜、道歉大会等新单元。

甚至为了追求新鲜感,小S的尺度变的越来越大。

可即便如此,节目在录制12年后,还是陷入了内容匮乏的境况。

就拿周杰伦为例,总共上了11次康熙,第一次聊音乐,后来聊魔术、电影,凡是有所涉略的领域,基本上都聊了好几遍。

王力宏、蔡依林的情况都差不多,可像他们这么火的又有几个?

还有SHE的Selina曾想在宣传期上康熙,却遭到了节目组的拒绝。

节目组的回答也很直接:

我们也想让你来(毕竟能节约一大笔费用),可是还能聊什么呢?姐妹情和父女情已经聊了好几次。

此外,近几年互联网兴起后,出现很多不错的新创意。

内地的综艺节目是谁火抄谁,可台湾那边的制作人们,心里有着几分傲气,总喜欢钻研属于自己的原创。

可他们脑子里的原创,这些年早已经被榨干了。

三、造星能力变弱,娱乐资源政治化

前面也说到了,台湾的偶像剧能大火,离不开他们的造星能力。

不管是服装还是造型,台湾的艺人一直走在亚洲前列。

但随着内地与国际接轨后,造星能力早已赶超台湾娱乐圈。

《超级星光大道》捧红的三人,可以称之为台湾娱乐圈最后的歌手。

后来在内地活跃的张韶涵、周杰伦等人,均是早已成名的老艺人。

仔细回想一下,好像只有hold谢依霖发展的还算可以,不过和红的发紫还有不小距离。

现在的台湾媒体,貌似不太喜欢捧新人。

反而是更喜欢邀请一些政治明星,在舞台上大放厥词,以此来博眼球。

间接导致了另一种内卷出现,不靠节目效果比赛,反而以谁被骂得多为荣。

四、内地综艺的崛起

当《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在台湾电视台播出的时候,收视率直接碾压《康熙来了》。

这样大制作的舞台,灯光、舞美,都是台湾观众之前未见过的。

更不用说《浪姐》这种王炸级别的录制,撇开费用不谈,规模之大、细节之繁,已经超出台湾制作团队的能力之外。

我们随便打开一个播放器,综艺一栏里有着五花八门的节目,对于我们来说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对于台湾观众来说,却是一种奢侈。

有台湾制作人表示,以前有康熙的时候,我们偶尔还会看看综艺,但是康熙停播后,还有谁看综艺?

反观大陆,随随便便一个节目,效果都是现象级的。

《奔跑吧》、《跨界歌王》、《极限挑战》、《最强大脑》、《王牌对王牌》等等,每个电视台都有几个黄金节目。

站在台湾观众的立场,自然更愿意观看大陆的综艺节目。

03电影

台湾电影的落寞,犯了和综艺一样的问题艺术化过剩

相反,内地则是商业化过剩。(仅代表个人观点)

上世纪70年代,由于琼瑶剧的盛行,导致了电影产业的软化。

直到1982年,《光阴的故事》上映后,成了新浪潮的代表,一改之前的乡土气息,带来了一种被异化的文艺氛围。

这也导致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新兴导演钻进了拍文艺片的深坑。

后来电影《一个问题学生》走红,学生题材的电影又开始成为主流。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

这些内地票房还算可以的电影,均属于学生题材。

都带着浓浓的文艺气息,也全是小成本制作。

和内地投资几个亿的商业大片比起来,格局上略小了不止一点。

著名导演侯孝贤说过,在他和杨德昌等人大火之后,台湾的新兴导演们的想法发生巨大转变。

他们认为:只有拍艺术片才算是拍电影。

这种情况和前些年的韩国差不多,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在内地反响一般,但在台湾和韩国却是异常火爆。

连周杰伦跨界都要拍文艺片,可知台湾的文艺氛围有多浓厚。

如果偶尔拍拍文艺片,着实是不错的现象。

文艺片拿奖,商业片赚钱,鱼和熊掌兼得也。

然而台湾的导演不愿意讨好观众,拒绝拍摄垃圾电影。

后来出了个爱讨好观众的朱延平,却被其他导演当成了异类。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次走进电影院,发现正在上映的电影,全部都是文艺片。

时间长了,会不会有审美疲劳?

不用想,这是肯定的。

当文艺片一拥而上涌入电影院之后,迎来的就是台湾电影的落寞。

我们内地熟悉台湾电影,很多都是83年《龙的传人》之后。

可如今40年过去了,我们对台湾电影的记忆,还停留在80年代。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内地电影该注意的问题。

台湾电影因为过度文艺,导致导演出现断层,一个个文艺片拍得都不错,可操作起商业电影来,却是生疏不已。

内地则是过度商业化,近些年票房高的几部电影,《你好李焕英》、《捉妖记》、《唐人街探案》、《港囧》等等,无一不是商业片。

坚持拍文艺片的导演少之又少,宁浩、陆川,再加个韩寒。

韩寒前两部电影票房还算可以,投资人赚了不少。

但最新的《四海》反响一般,只因文艺氛围过于浓重。

内地和台湾电影,刚好走上了两个极端。

如果我们不注意,或许今日台湾电影的现状,就是他日我们的困境。

04歌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台湾乐坛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手。

齐秦、罗大佑、李宗盛、童安格、王杰、周华健、张雨生、齐豫、郑智化、蔡琴、赵传、伍佰、张信哲等等......

随便一个单拿出来,放在现在仍是天王级人物。、

即便隔壁的香港封了四大天王,但以乐坛地位来说,还是差了台湾乐坛一点。

21世纪之后,更是出现了周杰伦、蔡依林、张韶涵、陶喆、王力宏、五月天等等,这些人的歌曲,涵盖了80、90后的青春。

特别是李宗盛、齐秦、罗大佑和周杰伦,每个都当得上引领乐坛的先锋人物。

即便是外籍艺人林俊杰、孙燕姿等,也主动跑到台湾开始歌唱事业。

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等人的交手,本以为会带着华语音乐走上巅峰,没成想却是最后的诸神之战。

转折点还是《超级星光大道》。

捧红了杨宗纬、林宥嘉、萧敬腾三人后,盛产明星的台湾娱乐圈,进入了明星慌时代。

反倒是内地的歌手开始频频做客台湾综艺。

以前在台湾火起来的歌手,在内地的名气都不会差。

现在情况却成了,在内地火的歌手,去到台湾就是大牌。

自打陶喆、罗志祥、王力宏一个个出事后,曾经的台湾歌坛四大天王,也只剩一个周杰伦孤军奋战。

且这位这几年产量大减,只不过之前的作品影响力太大,才能一直保持热度不减。

可看看内地,07年之后又出了多少优秀歌手,张杰、周深、毛不易、华晨宇、梁博、张碧晨等等。

概括华语乐坛的历史,大概就是80年代的华语音乐属于台湾音乐,90年代台湾香港乐坛互相较劲,00年代台湾音乐人诸神之战,10年代内地崛起。

肉眼可见的,台湾乐坛正在没落。

总结:

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综艺歌手,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原因。

大陆的娱乐圈包容性更强,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凡是优秀的元素,很快便能吸纳进来。

反观台湾娱乐圈,碍于本身市场的狭小,本来内容就不丰富,他们还要强调专注本土文化。

自然而然的,就在大环境中失去了竞争力。

营造节日气氛:可买些鲜艳可爱的卡通_垫等小摆设来装饰房间,鲜花和植物更是永不过时的装饰品,也可在灯下、窗上挂些彩色玻璃吊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