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影新闻

鸣梁海战:抗击倭寇的韩式民族主旋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一个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身取义,就是一个民族的英雄——李舜臣,是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在一个国家危难之时,特定的地点可以被历史永久记录——鸣梁,是十六世纪朝鲜王朝面临日本入侵时候的一次英勇抵抗的地方,在那里,海水每两个小时倒卷逆潮形成巨大漩涡!韩国战争史诗《鸣梁海战》12月12日登陆内地银幕,影片讲述的是公元1597年10月26日发生在鸣梁海峡的一场惨烈的战役,再现了韩国名将李舜臣绝境中以少胜多的一段传奇。

  十六世纪,朝鲜王朝在鸣梁以12艘船抵抗日本330艘战舰的入侵。海战固然传奇,战术更值得点评。据史书记载,明朝神宗万历年间,朝鲜名将李舜臣利用鸣梁海峡地势狭窄,水流湍急,海流定期变向的特殊地形,以12艘龟船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击,击沉撞毁31艘日舰,重创92艘,击毙日军将领来岛通总,重创日本丰臣秀吉,创下世界海战史一个奇迹。

  刀光剑影,英雄传奇;影片再现历史风云。武僧的偃月刀头侧锋而出,将军的帅剑滴血出鞘,古炮的飞弹呼啸出膛乃至倭军中箭不倒,《鸣梁海战》超过《阿凡达》成为韩国最票房榜影片,除了本民族的英雄传奇、海战的奇绝战术之外,镜头的特写无疑使画龙点睛之笔。

  鸣梁海峡之战,壮军威。李舜臣的忠义刚烈的脸庞,哑女痛失夫君的面容特写,成就了《鸣梁海战》的光芒。悲怆绝然,先死后生。朝鲜王朝将帅一船当先赴死绝然的勇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日军火药草船冲向将帅船,哑女的夫君作为囚禁战俘无法阻止草船顺流而下,哑女一边挥舞衣裙引领火炮目标一边悲伤痛伤;国之将亡,蔫有人完;舍弃个人生死置之死地才可获生。影片特写镜头充分表达了战争情境下从将军到民众的心境,部分演员的倾情演出敬职敬业。

  作为商业海战影片,在大规模宏观海战的场面脉络清晰之外,近镜头的特写更为影片增添力量。据报道,导演金泰民表示,《鸣梁》会拍摄三部曲,第二部的主体是寒山大战,第三部是这场战争的最后一场决定性的露梁大战,届时将有明军朝军组成的联合舰队,与日军展开规模空前的壮观海战。中国观众熟悉的邓子龙将军与李舜臣在此役中并肩作战。

  挥去海战的历史真相,还原影片的传奇故事。《鸣梁海战》再现抗击倭寇的韩式民族主旋律。影片的意义,不只在于传承本民族的英雄本色传奇、唤醒本民族的自豪感;更在于透过影视触及到民族的诚意。一个国家,统帅刚毅果敢置死后生的勇气,公众倾力倾情完成自己的职责,这才是一个民族应该具有的众志成城民众本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