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新闻  国际

讲好红色文化故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传承红色文化,如果能深入挖掘那些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的好故事,更能让使红色文化鲜活起来。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张掖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他强调,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故事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也是最鲜活的载体。对于广大基层群众而言,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大道理,因为好故事更能打动人、感染人。传承红色文化,如果能深入挖掘那些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的好故事,更能让红色文化鲜活起来。

  甘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的足迹。毛泽东更在甘肃境内写下了《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著名诗文。

  在红色故事的讲述中,甘肃曾产生《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咱们的领袖》等流行全国的经典歌曲。以华池封芝琴为原型创作的“刘巧儿”更是家喻户晓的典型艺术形象。可是,随着传播环境和受众审美的改变,一些承载红色故事的文艺载体和红色故事的讲述方式,面临着难以跟上时代的挑战。

  拘旧方不可疗新疾,居夏日不可御冬裘。照本宣科的复制、单调枯燥的讲述、一成不变的形式,肯定不会走心动人、成风化人。因此,红色故事的讲述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红色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作品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和手法上花力气,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沛的情感,实现以情动人、直击人心,不断提高红色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比如,江西卫视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以“跨越时空,对话英烈”为主题,以红色家书为切入口,让英烈后人在今天给先辈写信,讲述了大量我们不熟悉的红色故事,挖掘出了宏大理想背后涌动于英雄内心深处的情感,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让历史不再仅仅是历史,而与现实融为一体,最终以书信的名义完成了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除了歌曲、小说、戏剧、影视这些传统的文艺讲述形式,其实博物馆里的红色革命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革命战斗遗址都可以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甘肃省共有各类革命遗址682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26个,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纪念地128处,革命领导人故居34处,烈士墓59处,纪念设施135处。这些深厚的红色资源,是我们讲好红色故事的丰富宝库。要最大限度整合利用红色资源,把讲好红色故事与发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让群众在身心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感受革命历史的温度,自觉接受红色故事的洗礼。

  此外,在媒体融合时代,还应加大创新融合力度,多采取媒体融合的手段来讲述红色故事,注重运用新技术增强红色故事的“时尚感”,运用新媒体增强红色故事的“辐射力”,真正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火起来,让红色文化靓起来、传下去。比如,建军90周年时,火遍朋友圈的《穿越时光,这是我保家卫国的样子》H5作品,在同一时刻,让数亿人一起重温了人民军队的历史,对全体民众进行了一次极好的国防教育,更厚植了红色文化的土壤。

  红色故事需要灵活的讲述方式,但任何灵活的讲述方式都不应脱离“真实”的基础。我们切不可为了追求趣味性、娱乐性,而对红色故事肆意演绎、修改、解构,更不能将红色故事庸俗化、低俗化。原汁原味地讲述红色故事,以故事的真实性去打开那个离我们并不算遥远的年代,才能让红色故事更具生命力、影响力。

  为了给红色故事提供真实可信的根基,我们要做好学术研究,深入研究红色革命历史,挖掘著名历史事件、革命人物背后的细节。“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通过讲事实、摆史实、重逻辑,对红色故事的过程、情节、细节开展全方位调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真实内容,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通过讲道理、讲信念、讲精神,全面解读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高尚情操,才能让红色精神从符号、理念,变成向我们走来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变成我们身边鲜活的日常。

  作者:范景鹏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米月系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