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中国通史》告诉你什么肉只有男人能吃这本书教你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中国通史》告诉你什么肉只有男人能吃,这本书教你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史,按照历史顺序加以,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下编主讲文化现象。

  吕先生著此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是为了满足当时大学教学的需求而编写,如今看来,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本书的特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奈笔墨宏大过于高深,将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级读者挡在了门外,而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相对简单了不少。

  今天跟大家聊聊中国古人吃喝的那些事儿,出自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

  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吕老一生不懈地涉猎古文献,且广泛研读从引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他的史学研究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擅长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吕老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有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数位在史界享有盛名的大家。

  虽然生于二十世纪初充满的旧中国,吕老可不是你想象中的老学究范儿,他不仅幽默睿智,还特别接地气儿。《中国通史》就是本像你我这样普通人都能读懂的国史入门书,除了叙述重大的军事事件以外,它还将目光转向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涉及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和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源流和演变。

  中国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那咱们今天就跟随吕老的脚步,一起穿越到古代,领略一下咱们老祖吃吃喝喝的那点事儿。

  第一种,在较寒冷或多山林的地方,人们大多从事狩猎活动,他们吃鸟兽的肉,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野味儿”。他们吃野味儿的方法可是相当的“简单”,不仅吃带毛的生肉,还喝兽血,穿兽皮,可谓是最大化地利用自然资源;

  第二种是气候炎热、植物茂盛的地方,人们大多吃素,以草木的果实为主。虽然以素食为主,但他们穿的更接近现代人,衣服都是用麻、丝等“高级”面料制成;

  第三种是沿江河湖泊而居的人,他们日常的食谱里会经常出现鱼和虾等“海味儿”。

  古人的食物虽然看似丰富,但是最主要的吃食,还是第二种——素食。这是因为植物的种类多,更容易获取。《墨子·辞过篇》就记载:“古之民,素食而分处。”说到这素食,学问就可大了,孙诒让的《间诂》是这么解释素食的,“素食,谓食草木。素,疏之假字。疏,俗作蔬。”按古代的说法,“疏食”二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谷物类的粗粮;第二个是指谷物以外的植物。后来为了分辨这两者的不同,把“疏”上加了个草字头,用来区别谷物和非谷物。

  古人吃的菜,不是咱们现代人吃的花样众多、营养丰富、口感清脆的“现代蔬菜”,而是在深山老林里或者草地湖泊边随意生长的野菜。你可能觉着野菜也不错呀,虽粗糙但也滋味十足、养生保健啊!可咱们现在吃的野菜可是经过精细的选择和改良培育而成,吃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古人吃的野菜,那才是真正的野菜,嚼起来特别费劲儿,按吕老的话就是“怕和鸟兽的毛相去无几”。吃野菜在古时候并不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啊。

  总而言之,蔬食是古代最重要的食料,到春秋战国的时候还能养活很多人口。之前说的“山珍海味”可就没有那么亲民了,因为古时候的中国多以耕地为主,湖泊和草原面积占少数,所以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这些山珍海味的数量也就比较少,大部分人难以品尝到。

  3、因为他们吃的东西多了,对植物的性质也就越来越了解,咱们中国最古老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就是因此而来。话说当年“吃货”神农尝遍了各种草木,饮遍了各种水泉,一天中毒好几次,最终才著得这本医药学巨著。如果神农活在今天,只吃咱们现在吃的这些谷物、蔬菜和水果,那他就是吃一万年,也不会发明出来《神农本草经》。真是时势造英雄!

  另一个福利就是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从各种植物中,淘汰一些不适于当做食物的植物,栽培一些适合咱们吃的植物,结果就是:把谷类食品当做主食,然后再淘汰那些粗的,留细的吃。所以咱们中国人所吃的谷物有个演变过程:从百谷到九谷,再到后来的五谷。虽然今天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异国美食,可不得不承认,最适合咱胃口的还是五谷杂粮。所以,咱们老祖流传下来的食谱可是最咱中国人的。

  虽然古人一开始以素食为主,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开始饲养动物了,以马、牛、羊、鸡、猪最为普遍,被称为“六畜”。虽然都被饲养,但他们的用途可是大相径庭,不全是为了饱口腹之欲。马和牛是被当做交通和耕种的工具,所以不是给人吃的。养羊需要广大的草地,所以比较贵重,不是老百姓能够经常享用的肉食。远古人吃的最多的是鸡、猪和狗。

  是的,你没听错,古代中国人可没有像今天人一样把狗当成好的朋友,而是把它们当作餐桌上的“好的朋友”。而且养狗还有个讲究,只有男人才养狗,女人一般只养猪。古书对此有所记载。《仪礼·乡饮酒礼》写道:“其牲狗”;《礼记·昏义》中描绘:“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可见狗是男子供给的肉食,猪是女子供给的肉食。这是因为古代男子经常外出狩猎,无暇顾及畜类,而狗是一个凶悍的动物,可以防御,即使没人看着,也可以自己,所以古代男性更适合养狗。后来肉食可以买卖了,男子就有以屠狗为业了。

  相反,猪是没有自卫能力的,把它放出去散养,肯定会被野兽吃掉,所以得给它建个屋子,让它住在室内,而室内是女性活动的地盘,所以女性更适合养猪。这也就解释了“家”字的由来,因为古代猪被称作“豕”,因为猪需要住在屋子里,所以“豕”字加个“宀”就变成了家,猪住的地方的引申之意,就成为女子住所的名称,也就是家。

  听到这里,相信各位细心的听众会产生一个疑问:怎么远古人要么就吃带毛的肉,要么就吃野菜,这也太可怜了吧,说好的中国饮食精深呢?别急别急,咱们刚才所说的只是食材,而接下来要说的啊,可是让食材化为神奇的关键所在——烹调方法,这才是决定咱们中国美食称霸世界的决胜法宝。

  吕老先生认为,烹调方法的进步是食物进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中火和陶器的发明促进了烹调方法的变革。《注》上是这么记载的:“炮,裹烧之也。燔,加于火上。烹,煮之護也。炙,贯之火上。”其中只有烹,是陶器发明以后的方法。据社会学家考证,陶器的发明源于烧熟食物时,怕其枯焦,所以在食物涂上土。陶器发明之后,就可以把食物放在水里煮,水的加入就意味着一种可变化味道的物质——调料可以融化,给食物增添了不一样的光彩。烹调方法的基本雏形就此形成。烹调有很多的好处,不仅能够增强食材本身的鲜美度,还能病菌,使食物更易消化,健康卫生。

  随着时间推移,烹调方法越来越高级,菜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记录了汉代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叙述饮食习惯的发展,用以警示汉朝人切勿在饮食上骄奢:古人吃的是烧烤的黄米、稗子等杂粮,招待客人时才杀猪。后来,乡里的人在一起饮酒,老年人面前摆几碗肉,年青人则站着吃,只有一盘酱一碗肉,很多人聚在一起在顺序地饮酒罢了。再往后,举行婚礼招待客人,则用肉汤米饭,再加一些切细的肉块和熟肉。现在民间招待客人,鱼肉重迭,烤肉满桌,还有鱼鳖、鹿胎、鹌鹑、香橙、蒟酱,以及鲐、鳢、肉酱和醋,物丰味美。汉朝人对饮食上奢侈的追求可见一斑,咱们现代人都望尘莫及。

  咱们现在人都愿意尝尝外国的美食,古时候的中国也从国外进口很多食物,如苜蓿、西瓜啊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蔗糖。从《唐书·西域传》我们可知,蔗糖是从唐太的时候开始进入中国的。在那之前,糖还不是糖,而是用米麦制成的饴。宋初大徐的《说文》新附字中才开始有“糖”这个字,字仍从米,为了表示饴而不是蔗,可见那时蔗糖还没有盛行开来。北宋末期,王灼撰写《糖霜谱》,开始详细地记载糖的产地和制作方法。由此可见,中国人接受蔗糖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吕老认为,咱们中国饮食文化固然精深,但就各项费用在全体消费中所占的成分看,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花费是最奢侈的。在《物质救国论》中,康有为是这样阐述的:国民的风气,侈居为上,侈衣次之,侈食为下。这是咱中国人应该自省的。

  以上就是对咱中国古代饮食的简单介绍。饮食饮食,当然除了吃还有喝,吕老在书中也详细介绍了酒和茶的缘起和发展历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如果你意犹未尽,不妨读一读这本有趣的《中国通史》,让你站在史学大师吕思勉的肩膀上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