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化

恢复繁体字?醒醒吧!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先转个段子:内天跟领导出去应酬,去一富丽堂皇的大酒店,进门就是一块古色古香的匾额,我脱口而出:“看!杜甫能动!”后来领导再也不带我出去了……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太懂繁体字滴,毕竟像琴师那样爱学习的是少数嗯……简体字的“简”,其实主要体现在笔画变少。这笔画一变少,那就可能不够“生动形象”,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段子:

  这文案不可谓不精巧。如果作者是借此机会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借题发挥得不无道理。但以此来证明“简体字不如繁体字有文化”这个观点,那是站不住脚的。

  举一个例子反驳:故乡不见“郎”就不是故乡了?那么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鄉”,他的故乡中又有哪个“郎”?别跟我说是杜甫。中国古代出门在外的是男人多还是女人多?那自然是男人咯。男人想念的故乡,那右边要加个“女”或者“妇”才合逻辑啊。非要给人家硬安上一个“郎”,要不要那么基情四射?

  所以说,不要听风就是雨,动不动想搞个大新闻。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它蕴含的信息量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用繁体字未必有文化,用简体字未必没文化。有没有文化,跟用什么字没有关系,跟用字的有关系。我看那个段子的编写者,如果他是认真的,就没什么文化,尽管他有点想法——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实际上今天的繁简之争常常暗含着文化正统之争。中国人内心深处是相信文字具有某种力量的,简体字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新中国的象征,是“红旗下的蛋”。比如那个“爱无心”的段子,矛头直指社会的滑坡,而作者试图强化使用简体字与滑坡之间的相关性。

  不过,跟大家的“常识”不一样,很多简体字都不是新中国建国后才有的。以下例子来自网络,原作者待考证。

  简体字在古代就是一种书写简化的实践,但古时候汉字没有统一规范,就出现了“回字有四种写法”的情况。

  到时期尝试过将简体字标准化,但那年头兵荒马乱的谁有时间弄这个啊。这项工作最终由新中国完成,也算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吧。

  有一回,著名台球运动员潘晓婷拜会山形……呃不,毕福剑老师。毕姥爷对小潘很是赞赏,大笔一挥,给潘晓婷送了一幅字:

  定睛一看,原来是“玖球天後”……怎么有种怪怪的感觉?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玖”这个字,表示数字的时候只在记账的时候用,其他地方是不出现的。而“后”字是由两个繁体字合并而成的:“前后”的“后”写作“後”,而“皇后”的“后”跟简体字形相同。

  类似情况的字还有“复(複、復)”,“历(歷、曆)”,“范(范、範)”,“发(發、髮)”等。怎么分辨?听我细细道来:

  中国主要大学里头,校名繁体最容易写错的大概就是我的母校复旦大学吧。为什么太祖题写的校名中“复”字的繁体要用双人旁?

  1.学校“震旦公学”校长因与发生冲突,创办“复旦公学”,有“恢复震旦”之意。“恢复”的“复”繁体写作“復”。

  2.“复旦”亦取自《尚书大传》中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大意是:“太阳月亮轮流照,黎明啊,一次又一次回来。”繁体字“復”,本意为“去了又回”。

  对于复旦的文化人来说,海报落款中附庸风雅用错的繁体字是经久不衰的吐槽对象。不过因为输入法繁简切换的不断完善,这种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繁体字在这个时代并非毫无价值。多数书法作品是用繁体字写成的,想必是因为繁体字更具美感吧。

  就总体趋势而言,全人类滑向“贱且萌”的趋势是难以扭转的。某年某地连旱数月,好不容易下了场雨,心忧天下的记者朋友满怀热情地了这样一篇新闻。

  标题抑扬顿挫,短促有力,准确地概括了天气变化趋势,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欣喜之情。但有情操低下者念标题时将第一个字变了声调,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如果这个时候用的是繁体字,就可以让情操低下没有可乘之机。

  繁体字毕竟曾是我们民族文字的主体,在海外华人文化圈至今仍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没事可以多学点繁体字相关的知识。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对不?

  但文字毕竟只是符号,我们既然已经习惯了简体字体系,要回到繁体字的时代既缺乏可行性,也缺乏必要性。所以没事不要乱用繁体字,出了“杜甫能动”的笑话,难免要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尴尬。

  如果你也想被十五言号推荐,请戳阅读原文,申请写作权限,你的写作之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