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新闻  国际

朱一龙的“真”,有惊艳到你了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6-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朱一龙的“真”,有惊艳到你了吗?

在内地电影苟延残喘的这档口,有部电影杀出了条血路。说的就是最近正在热映的《人生大事》

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最忌讳但谁也逃不过的一件事:丧葬。

这事虽然是个禁忌,但也是件大事。恰如影片中最常说的一句台词:“人生除死,无大事”

而殡葬师就是解决这件大事并赋予其“浪漫、严肃、庄重”等不同意义的人。电影主角莫三妹就是这么一位干“死人活”的殡葬师,不过他却与我们常规印象里的殡葬师不同。

板寸、大金链子、花衬衫、人字拖、用火纸点烟……再加上一口地道的武汉方言,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不像个殡葬师,倒像个街溜子。

再定睛一瞧,会发现这街溜子不是旁人,正是许久没有消息的朱一龙。

【1】

《人生大事》里,朱一龙一出场就彻底颠覆了大家对他的既有认知。

印象里,他温润且内向。

话不多,总给人一种腼腆又乖巧的感觉。

而他饰演的莫三妹却和他反着来,像是另一种极端。

朱一龙如同掌握了某种“灵力”,可以活动自如地在这两种极端里游走。

翻看《人生大事》导演刘江江的采访,意外发现他第一眼并没有“相中”朱一龙。

两人初次见面时,导演心里发凉,觉得够呛。

因为朱一龙和他心里的莫三妹差太远了。

莫三妹这个角色,脖带大金链,身穿花衬衫,脚挂人字拖。

不仅嘴里没几句干净话,还脾气火爆爱打架。

反观第一次和刘江江见面的朱一龙,“安静、优雅、礼貌、漂亮”,全是好的形容词,但就是和莫三妹搭不上边。

等到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朱一龙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原先那个“优雅的朱一龙”消失了,留下的只有“loser莫三妹”,且张力十足。

用刘江江的话说,“(他)像是脸上有张‘脸谱’,哗一撕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坦白说,这也是朱一龙第一次挑战反差如此大的角色。

细数他之前的作品,无论是《知否》里温润如玉的小公爷,还是《叛逆者》中隐忍稳重的林楠笙,都和朱一龙本身的形象有着相似之处。

他诠释这些角色,就像把自己身上的某一些特点揉进要饰演的角色性格后再放大,是“本性+角色”。而莫三妹则不同。

除了朱一龙也是武汉人外,这个角色从穿着到举止,从言谈到性格,和朱一龙本人搭不着一点边。

因此,为了戴上这张颠覆性的“脸谱”,朱一龙下了一番苦功夫。读剧本读不出立体的人物性格。

为了更好地咂摸出莫三妹的性情,朱一龙专门跑到殡仪馆去学习入殓,并仔细观察殡葬师的生活习惯和动作细节。

例如,日常生活中殡葬师不会跟朋友说再见,也不会用自己的手去跟别人握手,会自觉地忌讳这些事。

当时朱一龙等一行人瞧见“一个剃着寸头的殡葬师坐在面包车里,脚翘在方向盘上,正发微信”。于是朱一龙就把这个人当时的细节学了十成成 。

后来,这场戏也成为《人生大事》里莫三妹的出场。

同时,正式开拍前,朱一龙还以莫三妹的方式生活了一段时间。努力让莫三妹“附身”,深层次地打磨细节,并跟每一个对手交流。

在没演这部戏之前,朱一龙习惯当天晚上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第二天要拍的戏,方便开拍时能更好地调动情绪。

但到了《人生大事》里,这种表演方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八个字:“不要常规,不要预设”

影片中同他搭戏的是小演员杨恩又,因为她年纪小,所以同一场戏不同的条数经常能给出不一样的情绪。

这也就使得朱一龙要足够真实,才能触碰到更“真”的莫三妹。

好在,朱一龙给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不少人看毕电影后大赞朱一龙的演技。

甚至有部分人在点评《人生大事》“不过是用殡葬师这个外壳讲述了一个极为俗套的亲情故事”后,也会额外称赞一声朱一龙撑起了这部片子

显然,四年前的那个“顶流”,在逐渐朝演技派靠拢。

【2】

2018年,朱一龙和白宇主演的网剧《镇魂》成为年度爆款。

无数个“镇魂女孩”为朱一龙的一人三角所倾倒。

沈巍、黑袍使者、鬼面,三个性情各不同的人,被朱一龙诠释地格外到位。

就算是一个眼神,也能看到满满的戏。所以,不少人在追问,这个人是谁,怎么三十岁了才红?

殊不知,朱一龙等待“红”已经等了十年。1988年4月,朱一龙出生于湖北武汉。

因为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上课时他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周围人一多,也容易紧张。但就是这个性子,被妈妈建议去考北电。

仅培训三个月,朱一龙就去参加面试了。那一年,北电表演系只招19名学生,朱一龙就是其中之一。

班主任崔新琴给出的理由是:“朱一龙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却很有潜力。”但害羞的性子还是会影响他在表演上的发挥。

朱一龙曾说:“在众目睽睽之下去表演,把喜怒哀乐展现在舞台上,其实是件挺难的事儿”

但做明星,天生就要一张厚脸皮,如此才能挡住八卦记者的长枪短炮。同样,做演员,天生就要敏感细腻、放得开,如此才能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并在众人眼前将这种感觉演出来。

当时朱一龙第一天上表演课,老师要求学生们表演”丑“。朱一龙放不开,总演不好。

后来同学们都陆续过关,只留朱一龙一个人被不断地否定。最后同学们看不下去,齐声说”够丑了“才放他下课。

慢慢地,朱一龙开始享受这种在角色里发泄情绪的感觉。虽然入戏慢,但只要进入到角色里,他就不再是“他”。

同学彭冠英曾如此评价他:

朱一龙在舞台上不是放得很开的那类人,但他把这样内敛的特质,塑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就是‘纯情又生动’,意味深远、回味悠长。

不过也有人因为他内向的性格,说他不适合做演员,劝他改行。

朱一龙回去想了很久,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做演员,别人说了不算,只要有戏拍,他就能继续演。

性格的慢热,使得他的成名之路也变得“慢热”。

毕业后,同学们纷纷签约了大公司到处找戏拍。朱一龙性格腼腆内向,没有旁人那么自来熟,就签了一家小公司拍起了小成本的数字电影,片段化地在电视台播出。甚至因为没戏拍,他还演过毛猴。

拍了没多久,朱一龙懂了“好戏要自己争取,不然就永远没有选择权”的道理,开始到处“自荐”。去串剧组,去见导演,给角色写人物小传,甚至编辑自己为什么想演这个角色、能演成什么样的“小作文”短信给导演。

编辑那条短信可能得花一天时间,我从早上起打第一行字——导演,你好。其实心里想,怎么还能更委婉一点,以及更诚恳一点,然后说得别攻击性太强,或者表现得太急切。

靠这一招,他争取到了《芈月传》中的嬴稷一角,给自己打开了知名度。

后来因为《镇魂》,他彻底爆红,被媒体称为“流量明星”,称为“顶流”。但朱一龙没有借这股东风继续演耽改,也没有频繁参加综艺给自己增加知名度,而是用这个机会选择一些喜欢的角色。

在他的内敛懵懂下,是睿智冷静的成熟。

【3】

有了选择的朱一龙,一开始均选择一些性格沉稳的人物角色。如《重启之极海听雷》中的吴邪、《叛逆者》中的林楠笙、《峰爆》中的洪翼舟……

说白了,还是像他自个。可以演好,但容易同质化。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把演技驯化成技巧。

朱一龙曾在采访中提到,他没有办法学会“沉浸式演戏”,也就是将自己整个人抛开,一丝杂质不染的去做角色。他最能做到的,就是调动一切细节来辅助自己。

演吴邪,他给自己的脖子上设计了一条疤;演洪翼舟,他设计了平安扣的细节。但有时候拍电视剧并不需要演员多沉浸,而且一天要拍的戏份很多,很难一直维持在一个状态。所以后来朱一龙开始尝试拍话剧,用现场观众的呼吸声和掌声来提示自己演得到不到位。

再后来他接到了电影《人生大事》的剧本,认识了莫三妹,一个和他以往角色截然不同的形象。通过莫三妹,朱一龙似乎终于摸到了该如何将自己和角色快速融合的方法。

也终于有机会成为旁人口中的“好演员”。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他还不够。还要见识到更远的风景,才能实现自己“在中国电影史、电视剧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野心。

值得称道的是,他已经离开了“流量明星”的身份,离开了“同质角色”的舒适区。

对一个因“流量”而红的明星来说,做出这一选择需要勇气,也需要放弃一部分丰厚的利益。

好在,他熬得住,也耐得住。

(电影编辑/明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